一方面是公众出游对于时间的需求只能在假日期间释放,导致游客短时间内激增。需求集中释放,市场供应紧绷,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涨价。尤其一些私人企业,恶性涨价。
“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给员工‘发时间’和发钱一样重要。”丁云勇认为,节假日旅游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是休假时间过于集中,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是,公众出游对于目的地的需求过度集中在5A级景区,进一步导致游客在短时间内向固定少数景区涌入。“知名景区人山人海、小众景区门庭冷落,这种现象与公众长期形成的旅游习惯有关,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时往往喜欢扎堆去高知名度景区。”安徽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经龙分析说。
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旅游行业游客与资源过度向5A级景区倾斜,一般性景区特色资源难以开发,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难以吸引人流,而知名景区人流量却逐年激增,日渐形成旅游业的马太效应。
专家认为,景区吃住行涨价应设置“天花板价格”及涨价上限,坚决制止漫天要价的现象,建立反暴利、反倾销的相关制度。“按照国家政策,景区很多方面的价格都是放开的,比如酒店房价,但是张家界制定了一个最高限价。”丁云勇举例说,最高限价是在酒店平日挂牌价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涨价比例,“比如挂牌价如果是600元,涨价不能超过百分之几十之类。”
带薪休假?错时休假?何时不再“景区挤一遍,合影拍一堆”?
“若要缓解供需矛盾,根本还是在于落实带薪休假的老问题。”安徽省旅游局安全假日办主任梁晓莹认为。国家旅游局局长、全国假日办主任邵琪伟在今年两会时也曾表示,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与我国现在发展的阶段有关系,但我们不要回避这个问题。第一步推进肯定是依法依规落实。
武汉大学旅游发展与营销研究中心主任熊元斌分析说,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长假旅游时间过于集中会造成短期内吃、住、行、游等各个环节资源的高度紧张。当务之急不仅要用带薪休假制度强化保障市民出游的权利,还要尝试建立错时休假制度,分流集中出游需求。
“现在基本是按照国家法定的休假制度来旅游出行,给旅游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丁云勇建议,应该让民众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休假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专家们认为国内旅游市场亟待进一步优化,加快差异化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出游目的地,从源头进行游客分流,疏解需求。
“中国式旅游的特点是拍照时间多于游玩时间,旅游不但没得到‘休闲’,反而成了负担,未来需要提倡一种泛旅游的概念。”李经龙指出,传统意义上旅游是指有景区或主题公园,可以让游客来进行观光、游览、娱乐,泛旅游概念将拓展到吃、住、行、游、娱、休、养等多方面。建议加大景区所在城市的景观建设,让整个城市一步一风景,一景一典故,既打造全域旅游效应,又能有效分流人群。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