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H1标签内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Sealand News  海联新闻
  • 145X60
  • 145X60

酒店业“大咖”林老师的画已经刷爆了朋友圈

来源:酒店业门户网 | 作者:佚名 | 日期:2016年6月2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他有30多年的外企职业生涯,是知名国际品牌酒店集团负责中国业务的高层里屈指可数的中国人之一;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酒店,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波动,大胆地完成了从酒店业到卖飞机,从卖飞机到卖快消品,再到酒店商业地产开发等不同行业的跨界;他喜欢研习国学、佛学,他把中西文化贯通融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市场开发理念和管理哲学……他就是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区酒店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林聪。


  业界都知道,有位“大咖”喜欢用圆珠笔作画,这些画阐述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管理哲学,被业界称为“林老师”,而他本人也平易近人,真诚风趣,但却很有个性,见解独到……他就是林聪,负责万豪国际集团旗下十个酒店品牌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发展。2015年,万豪在中国已开业91家酒店,遍及19个省市。中国已成为万豪仅次于美国的重要市场。

  他的字典里没有“安逸”二字

  

  林聪圆珠笔画

  在林聪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安逸”二字。越面临困难和挑战,他越兴奋和激动,从他的职场经历可见一斑。1984年,林聪进入北京长城喜来登饭店工作,当时这是一份舒适、体面且薪水不低的工作,但对林聪而言,人生的哲言是百炼才能成钢。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他进入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当时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6位),九十年代末又跳槽进入美国菲利普·莫里斯集团(万宝路,当时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1位)。在快消品行业里,他卖过万宝路烟草,还卖过喜力啤酒,也正是这种快消品行业“自己稍懈怠就可能很快会被人干掉”的白热化竞争环境以及多年来世界500强企业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让他具备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有强烈危机感的市场开拓意识以及丰富的品牌推广和团队管理经验。

  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做好准备,勇于迎接新的挑战,敢于尝试,才能开辟出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天地。”林聪说,心理学上讲,如果一个人经常自我暗示:“我能成功,我能成功”,那么,现实中这个人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大。“尽管我现在已经50多岁了,但我依然要勤奋,我要扛着大旗带领我的团队奋力前行,这是一种责任和使命。除非有一天我干不动啦,退休了。”林聪笑着说。

  林聪给人的另一个印象是重诺守信。如果和别人约了事情,即便有重要人物突然来访,他也会拒绝,而遵守承诺前去赴约。“我的风格是约好的事情再忙也不会忘记或突然改变,这是一种信用,这非常重要。”

  业界不少人将这几年高端酒店大的市场形势不好、业绩的下滑归为大势所致。但林聪说,这不对。客观原因的确存在,但不能单把原因归结为形势不好,还是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乱世才能造英雄,大环境越是不好,越能磨炼个人才能,也越能彰显出谁优秀、谁不优秀,谁专业、谁不专业。酒店人还是应该树立信心,互相传递正能量,在专业性上多下功夫。”对于高端酒店市场,林聪认为,市场仍然很大,机会仍然很多,等待有能耐的人去抓取。

  “立功、立言、立德”

  林聪位于北京华贸中心的办公室并不大,墙面上挂着各种奖牌、照片、字画,上海龙华寺主持题写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酒店30年活动上获得的“中国酒店业杰出领袖精英金奖”奖牌,万豪家族精神领袖小比尔·马里奥特亲自给他写的感谢信——“感谢林聪为万豪在中国的业绩做出的贡献”,香港理工大学授予他的客座教授牌匾尤为引人注目。而他的办公桌上,除了办公文件、资料外,还摆放了很多佛学、禅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其中一本小比尔·马里奥特所著的记录万豪半个世纪风云史的《毫无保留:一句承诺成就万豪传奇》十分醒目。

  林聪非常喜欢读书,他每天必须读两个小时的书,早上起床读一个小时,晚上睡前读一个小时。他说自己读书读得很慢,记者观察到,桌上这本《毫无保留》被贴满了便笺纸,书内文字被勾勾画画,空白处还添加了很多批注。林聪说,再忙再累他也要读书,因为读书就是在与智者对话。读书的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习惯养成的过程也就慢慢培养了性格”——坚持、执着。

  林聪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十分紧凑,逢节假日,只要能抽得出空儿,他就会去做这样两件事:一是到高校给年轻人免费讲课,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人生感悟传授给年轻人,希望对他们有所启迪;二是用圆珠笔作画。他用圆珠笔画出的哲理画在业界备受关注,微信朋友圈点赞者不少,问解画中深意者更不少。

  林聪说,他自小喜欢音乐与美术,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设计师,不料却与酒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闲暇时作画,是在以画铭志抒怀,把自己参悟到的哲学佛理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希望他们能够一起受益。因此,他带的下属不叫他“老板”,而叫他“师傅”,业者也多称他为“林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希望自己能帮到年轻人。”林聪说,他38岁开始研习佛学与国学,读了大量的典籍,佛学、国学相通,其实都阐述的是一种哲学,教人辨证地看问题、看事业、看人生。“儒家讲,要立功、立言、立德,我所做的事要能对得起自己供职的企业,能推动社会进步,另外,自己的言行要能让他人的心灵受益,善待朋友、同事、家人,求得圆满。”

  

  在他所做的画中,他最喜欢的一幅画是“莲”,只见画中三朵莲花静伫荷塘,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怒放盛开,还有一朵已经凋零,旁书“对境无心,万物皆同性”。他说,细细品味,这不是在诠释一个周而复始的生命过程吗?无论人生,还是事业,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它也在诠释着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凋零),今天正在经历(盛开),明天未可预料,可有所作为(待放)。

  “机会永远比金钱、职位重要”

  很多人都说林聪如此高的职位,却没有架子。的确,接受采访时,他身着一件深色T恤,领子立起来,轻松随意,他说他最不喜欢借用衣服包装自己,“人重在用思想吸引人,而不是外表,最怕的就是大脑空空,无智慧无思想。”台上的他演讲时严肃认真,台下的他与人交谈时则率真风趣,每说到高兴处就会开怀大笑。

  林聪说,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摆架子的。做市场的人“摆谱”,就如同自己与他人、与市场之间建立了一堵冰墙。“你只有低调地与别人相处、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市场中的问题与可能的发展与变化。”他对个人“价值”这样理解:“价”是指人往往会在心里给自己定价,“值”则是别人给你定的,你值什么价,自己说了并不算。他说,现在业界有很多人在微博、微信上乐于做“意见领袖”,乐于“指点江山”、对其他人品头论足,可却不看看自己怎么样,自己在遇到那种情形时是否能比被评论者做得更好。如果不能,何来资格去点评别人?

1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