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分析
外资酒店将争夺度假村市场
魏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今后,在中国的外资酒店品牌的发展趋势将是朝向其所擅长的领域。首先是“个性化服务”领域,比如发力于艺术酒店、精品酒店、非星级高端酒店等市场,这些都是内资经济型酒店的弱项。
第二个领域是对旅游方式的应变,从观光到休闲,再从休闲到度假,很多外资酒店承接了在自己本土积累的已有经验,比如现在关于度假村建设,像悦榕庄、柏悦这样的国际酒店集团早已有一整套的应对措施。当旅游需求向休闲和度假转变的时候,外资酒店也会利用其专长,争夺中国的度假村建设市场。
中档酒店将成未来必争蛋糕
赵然,HVS北京优尼华盛国际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监
外资酒店在中国的发展步伐不同酒店管理集团各不相同,但近年来普遍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是,注重针对中国市场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如洲际集团的华邑、凯宾斯基的诺金等。
二是,面向中端市场的中档品牌开始被引入中国,并加快拓展步伐。如希尔顿集团的希尔顿花园、卡尔森集团的丽柏等。这主要是基于国内不断增加的中档次需求,特别是商务需求,而这一趋势正好与中国的“八项规定”政策不谋而合,中档酒店市场势必成为未来必争的蛋糕。
第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新品牌层出不穷。如万豪集团收购AC集团后,推出的ACMarriot品牌;凯悦集团投资西班牙酒店集团Playa后推出的“一价全包式”的度假品牌Zilara和Ziva等。今后,随着高端酒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差异化将成为各酒店集团跳出“红海”竞争的砝码。
第四,拓展和进入中国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从传统的单纯输出管理过渡到与本土开发商战略合作并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如早期的凯宾斯基与首旅集团的联合、近期的都喜集团与富都集团的联合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