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H1标签内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Sealand News  海联新闻
  • 145X60
  • 145X60

智慧旅游助力中国度假酒店自主品牌转型

来源:酒店业门户网 | 作者:佚名 | 日期:2014年9月1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以酒店为例,特别会议型酒店,都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近日,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粤在2014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相关活动期间讲到,“随着政府会议项目的减少,企业会议和社团会议将成为会议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将引起诸多企业市场营销和业务发展的改变,对会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冲击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际酒店巨头不断冲击,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反奢从俭以及企业间的价格战、人才荒等多种因素给国内本土品牌酒店发展带来巨大阻力,尤其是处于高端酒店市场的中国度假酒店自主品牌,其发展现状更是举步维艰。目前,转型发展成为内业的共鸣。那么,中国度假酒店自主品牌究竟应该如何转,如何赶呢?如何才能快速抢占国内市场,在竞争中突围呢?

  现状

  国内高端酒店遭遇发展阵痛

  据《2013年上半年星级饭店经营情况报告》统计,2013年全国五星级以上饭店平均客房收入较2012年同期下降11%。总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3.6%。

  同时,在遏制“三公消费”政策逐步深化以及经济型连锁酒店大幅扩张的背景下,中国高端酒店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国内五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也在大幅下滑。

  资料显示,随着四川省内许多地方对会议和活动数量和级别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政府性会议的次数、天数和参加人数都出现一定数量的减少,其中,成都市政府性会议活动削减度更为明显。

  然而,目前会议团队仍然是度假酒店的主要客源。据统计:全国主要度假型酒店的会议类客源大约占到客人总量的70%以上。

  一边是国内星级酒店的拼抢市场,一边是不断恶化的生存发展环境,客源增长与高端酒店升级速度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高端酒店正遭遇着发展的阵痛。

  破题

  拥抱智慧旅游的主题文化之路

  知名旅游规划和营销专家、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辉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大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消费者与市场都变了,而且,国内高端市场的度假酒店整体知名度低,又面临国际酒店品牌的扩张和国内旅游者的消费档次较低等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国内度假型酒店的品牌发展之路。所以,酒店业主和管理方应该根据需求和竞争市场,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从智慧的绝度去决策,借力移动互联网来掘金。”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度假型酒店,为什么旅游人数在逐年上涨,但是接待人数却在不断下降呢?主要因为国内度假型酒店的定位于高端市场。面临复杂的形式,打造国内知名的自主度假酒店品牌,必须走多元化消费市场,打破目前的经营状态,争夺中高端消费人群。”有着数十年旅游规划和营销经验的杜辉向记者如是分析表示。

123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