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H1标签内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Sealand News  海联新闻
  • 145X60
  • 145X60

北京老饭店:记录一座城市历史的地标与坐标

来源:酒店业门户网 | 作者:佚名 | 日期:2014年5月22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现在的华风宾馆只是在部分原址上重建的,建筑风格也完全改变了。

  走过百年的北京饭店

  1900年冬,在崇文门内路东苏州胡同,两个法国人开了个只有三间门脸的小酒店,卖简单西餐、葡萄酒,起名“西宾馆”。第二年搬到马路西边一座中国旧式四合院中,正式挂上了“北京饭店”的牌子。1903年一个叫卢苏的意大利人买下了北京饭店,之后将饭店迁到王府井南口路西。1907年卢苏把饭店卖给中法实业银行。实力雄厚的银行投资在当地建起了一座欧式楼房,使北京饭店在北京的旅馆业中脱颖而出。当时的媒体宣传其为“北京首屈一指的高级饭店。”

  1917年是北京饭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七层楼在原饭店西侧落成。这是当时北京层数最高的建筑,装修极为豪华,200间客房每一间都配有暖气、私人浴室、可冲式卫生间及电话,两部电梯可将客人送至7层的酒吧及屋顶花园。它被誉为“远东唯一豪华酒店”,成为来京贵宾下榻的首选。

  北京饭店曾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留下了许多中外名人的足迹。

  1925年1月1日至26日,孙中山先生下榻北京饭店5101房间,宋庆龄下榻1637房间。1924年至1925年,冯玉祥将军曾下榻3121房间。张学良将军曾下榻4121房间。在北京饭店居住过的还有一战时期的英法联军总司令福煦、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哲学家罗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等显赫的人物。

  1928年夏,蒋介石携新婚妻子宋美龄北上北平,拜孙中山灵柩,住进北京饭店。这在新闻界引起轰动,大小报纸都想抢独家新闻。但蒋介石对记者似乎不感兴趣,各报也难以得到什么有意思的新闻,但独有一家“时闻社”却每天都发表有关消息,而且极为详细。比如会见什么人,乘什么车,特别是宋美龄穿什么衣服,配什么提包和鞋等,引起社会上一些无聊之人的极大兴趣,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三天后终于传出消息,蒋介石要在北京饭店召开记者招待会。当天会场上早就坐满各报记者。但蒋介石到场后满面怒容,开场白说:“北平是几代古都,封建传统很浓厚,希望新闻记者勿沾染坏习气。”接着话锋一转说“对女人评头论足的坏习惯最要不得。这是对女性的侮辱”。原来他被“时闻社”的花边新闻激怒了,最后草草谈了一下来北平的目的,记者招待会草草收场。“时闻社”究竟如何搞到了那些新闻,始终是个谜。1929年蒋介石又一次来到北平,并在北京饭店与张学良第一次会见。

  北京饭店现存名人房7套,仍保留着当年的布置,很受各界名流的青睐。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北京时,指定要住宋庆龄住过的1637号客房。

12345

上篇:

下篇: